这三十份试卷早就由诸位重臣们按照他们心中觉得不错的顺序排列。

    “那便从第一份开始念吧。”萧康元坐在龙椅上懒洋洋道。

    每三年都会有一次殿试,皇帝不会一份一份地去看试卷,试卷都是由特定的读卷官来念给他听。

    萧康元这几年于政事没有刚继位时勤勉,有些事后连听都不会听完,只听前几份,然后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一下一甲的顺序,剩下的就按照诸位重臣们选的顺序来定名次。

    “喏。”读卷官低声说道,小心翼翼地展开第一份试卷,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臣以为,当今之世”

    前几份都是主和,萧康元皱了皱眉,这些策论所提之策虽无大错,却也难入他的法眼。

    这几份试卷都只读了一半,他便连连摆手让读卷官念下一份试卷。

    萧康元冷哼一声,他就不信,这三十份试卷里没有一份是主战的?林茂德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揣测起他的心思连掩饰不都掩饰了?

    他是想谈和没错,但并不意味着他希望科举的贡生们都写和,他选出来的前三名全是主和的。

    这程文若是贴出去,朕之堂堂天朝,竟寻不出一位有血性的士子吗?

    百姓该如何看朝廷?都是主和的懦夫?

    “继续念。”萧康元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中回响。

    读卷官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声吓得一颤,赶忙拿起下一份试卷,哆哆嗦嗦地念道:“当今之势,民生为要,应轻徭薄赋,以安民心”

    “下一份。”

    “是”

    萧康元的脸色越听越黑,直到读卷官念到谢清风的试卷。

    “闻《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孙子》首言:兵者,国之大事也”

    萧康元眼睛一亮,神色放松下来。

    能成为皇帝身边的读卷官可不只是声音受到皇帝的喜爱,最主要的自身文学以及才华出众。

    他当年也是进士出身的人物。

    读到谢清风的文章比萧康元还激动,读到关键部分面红耳赤,像是和别人大吵了一架一样。

    读卷官愈发投入声音愈发高亢激昂,将谢清风文中对边疆战事局势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