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的会出台。
晁宏浚的棺材在京城停灵的时间已经结束,很快就要出京城回乡下葬。当天皇上并没有出现,只是让贴身太监来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阁首辅晁宏浚勤勉奉公,忠君体国。任职期间于朝政多有建树,为朕分忧,为社稷谋福。闻其仙逝,朕心甚哀。特追封其为太师,谥号‘文襄’以彰其功。望其家人节哀顺变,朕亦念及晁氏一门忠烈,望其后人能承先辈之志,为国效力。钦此!”
晁府众人纷纷跪地谢恩,哭声再次响起。
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京城。
终究是人死如灯灭,送葬的队伍并不多,平头百姓们甚至都不知道是哪位大臣仙逝,只跟着凑了热闹送了几里路便返了城。
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和直系长辈去世不同,老师去世后弟子依旧可以继续参加科考,只不过按照礼法需要守制半年。
这对谢清风来说不是难事。
为了遵循守制的礼法,谢清风减少了外出的社交活动,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对经史子集的研读之中。
倒是谢义这小子让谢清风有些哭笑不得,“你不是老师的徒弟,你不必跟着我守制。”守制在饮食方面忌奢靡荤腥,不得食珍馐美馔、大酒大肉,日常以清淡素食为主,需要去珍异,减酒肉之设以示哀痛,虔守制礼。
谢义非要跟着他吃一样的。
“好吧,少爷哥,那我去楼下吃啦。”谢义吃了一个多月看上去面如菜色,没有跟谢清风逞强。
日子便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便到了会试报名的时间,谢清风住的这家客栈来往的学子们也逐渐多了起来。
连意致也从应封府来京城赶考。
他见到谢清风的第一面,就忍不住咂舌,“清风,你好像变了。”不知道为什么,前年见到他时,还有几分少年人的模样。
今日一见,有种莫名其妙的沉稳。
“愈发俊美了?”谢清风摸了摸自己的脸。
“好生不要脸。”连意致吐槽道,好吧,变沉稳了许是他的错觉。
谢义觉得自从连公子来京城之后,自家少爷哥变得活泼了许多。话也变多了,没有那种一整天都关在房间里面看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