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但大家基本上都有同一个目标,就是想正确地破题。
就算是破不出来,也不能交白卷上去。
每一秒的逝去都似记沉闷的鼓点,重重地敲击在考场上每个人心头,紧张与焦虑愈发浓烈。
不过谢清风已经不紧张了,他认为考试的时候越紧张就越容易慌乱,大脑很容易一片空白。
刚好到午饭时间了,谢清风决定吃完饭再想。
他觉得贡院的饭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吃,而且今日的饭食看着比昨日的要好一些,昨日的蔬菜看着蔫了吧唧的,一看就不好吃。
离这场结束还有一天半的时间,就剩下这最后一道题,他可以慢慢想。
但这题实在是太难了,谢清风吃过饭后还是没有想出该怎么破题,完全无从下手。
天色渐暗,谢清风早早地点起了蜡烛,尽管不知道该怎么写,但还是在稿纸上写写画画万一有思路了呢。
外面值守的官兵又换了一轮,谢清风还是没想出来,叹了口气。
春,王正月,公即位。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正月
谢清风在稿纸上不停地写着这句话,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为什么是王正月?!
正月不行吗?
为什么要强调是王正月!他突然想到孔夫子写这个篇章的历史背景。
想到这,谢清风手心渗出一丝冷汗,连忙把想到的东西写在稿纸上,捋清思路后立马开始破题:
《春秋》始书元年春王正月,公羊家所谓大一统也。孔子书王正月,非纪时也,所以尊周室、明王道也。程子谓圣人以天自处,观此笔削可知。
这句话里埋下了三个隐义,第一个隐义便是周朝规定所有诸侯必须用周天子的日历,鲁国却偷偷用自己祖传的殷商日历。就拿现代打个比方,全国都用北京时间,但某个省份非得用农历的正月当一月(打个比方易于读者理解,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也没有特殊含义)。
孔子故意写王正月,就是在骂:你们鲁国日历不合法!
第二个隐义是这句话里面的公是指鲁隐公,他弟弟才是真太子,但弟弟太小,所以他是一个代班老板,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