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个字只是一个开头,后面主要讲的是鲁宣公元年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外交和军事事件。
但后面的内容还挺多的,要教给后人的道理也很多。谢清风根本不知道这个该如何破题,根据后面的内容不管从哪个角度写都不合适。
若是强行将这句话往后面延伸,肯定跑题了。
可“春,王正月,公即位。”这句话,该怎么解释呢?
别说,谢清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题,还是在乡试的考场上。他有些紧张,不会这次要挂吧?
这个念头一出来,立马被压制住。一难齐难,他就不相信只有他一个人看不懂这个题目的意思。
谢清风猜得没错,不管是做得快的,还是做得慢的生员,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都傻眼了。
考场上有人在挣扎,有人在坚持,有人在绝望,也有人在寻找希望。
第一次乡试的秀才们只觉头皮发麻,原本还算安静的考场内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被巡卷官呵斥后才安静下来。
有几个年轻气盛的秀才忍不住低声咒骂,那声音虽小,却透着满满的不甘与愤懑。他们屁股在凳子上挪来挪去,怎么都坐不安稳,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考题,仿佛要把它看穿。嘴里不停嘟囔着:“不愧是乡试啊!这题出得也太难了,叫人如何下笔?”
而多次参加乡试的老秀才们见到这题,心里更是五味杂陈。有些老秀才直接呆坐在原地,眼神空洞像是被抽走了灵魂,过往多次落榜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进考场前满心的壮志被这道难题瞬间击得粉碎。
有的老秀才则眉头紧锁,手不自觉地揪着胡须,目光在考题与自己的双手间来回游移,似是在苦苦思索能否寻出一丝解题的头绪,可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他们内心的紧张与无奈。
还有些考了一辈子年至耄耋的老秀才见到这题,直接放弃摆烂了,已经在想回家开个私塾赚钱的可能性了。
你说他们甘心吗?
当然不甘心了。
考了一辈子了。
多数人都在幻想着能如范进一般能四十寒窗磨铁砚,一朝桂榜登天阙。
可现实却是八千云月困龙池罢了。
考场中面对此题,每个人心中的想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