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谢清风听到系统的话心定了定,动作麻利地迅速赶紧换好衣服出去。明明是初秋凉爽的天气,他的额头却出了一层薄薄的汗。
谢清风是黄字八号考棚第三十三舍,号舍很小,谢清风双腿完全撑不开,他暗忖估计晚上只能蜷缩着睡了。
众考生们入棚后,主考翰林侍读着青罗盘领官服,率监临史、提调官向北行三跪九叩礼后才打开贴有“礼部封印”的黄绸题匣。
随后云板三响,十个受卷官在不同的考棚高诵完乡试考生需要遵守的准则后,才将第一场的题目分置各考生手里。
每个考棚离受卷官的距离都不同,所以考生们拿到卷子的快慢也不一样。虽然在做题时间上并不是完全公平,可能有些人就差那么几分钟就写完了。
但这也没有办法,科举也是要看几分运气的考试。
毕竟是乡试,谢清风多少还是有点紧张的,不过他在拿到题目后这点紧张已经消失殆尽。
三篇四书义,四篇经义。他在检查试卷错漏的时候就看完了几道,都是他平日里反复研习过的内容,书都不能再熟了。
第一道题出自《论语·八佾》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个题主要是阐发君子之争的礼义内涵,结合射礼论争竞之道。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缓解考生紧张的情绪,这题很简单,大概是府学岁考的难度。
谢清风提笔写道:《论语》载射礼之争,实彰君子竞德之要。争在射侯,而礼贯始终,故曰“其争也君子”是知君子之争,争于仁义之场,较于德行之域。
这题的四书义破题主要是围绕着君子的竞争,是在仁义的领域、德行的范畴内进行写就可以了。
他在稿纸上写字的速度很快,检查一遍无误后再沉下心往试卷上誊抄。
誊抄过程他特意地放慢了速度,这是第一题门面题,阅卷大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题目,可不能图快。若是给留下不好的印象,后面的题就算写出花来也消除不掉这坏印象。
第二题谢清风也觉得很简单,题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句话来自《大学·传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