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他们不符合收养手续,现在是不是把孩子交给他们,都需要法制科的意见。”
他的嗓音很低,生怕触碰到时莱的伤疤,“我也不觉得,把苏洋再交到他们手里是一个好的结果他们还有个三岁的亲生儿子。”
时莱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这件事已经成为苏洋和他养父母之间的伤疤,揭开后会痛彻心扉。
小男孩已经六岁,记事了!
“如果不交回去,苏洋会怎么安置?”
“找到生母或者送福利院。”高明德低下头,用余光观察着时莱的脸色。
这都不是好的选择。
生母很年轻,生下苏洋时还不到二十岁,六年未见,她对这个孩子未必有多少感情。
别觉得母爱无私。
人这个群体太庞大,总会有人是吃屎长大的,连狗都不如。
至于送福利院
很多小说的男主人都是孤儿院出身,享受着院长妈妈的关爱,健康茁壮的成长,最后成就一番事业。
但那只是小说。
时莱去福利院当过志愿者。
福利院不是单纯的孤儿院,更多是出生时就带着残疾而被父母抛弃的孩子。
四肢不健全,视力和听力障碍,智力缺陷,很多到了少年还不能生活自理。
瘫痪的明明只能盯着天花板上的霉斑,聋哑的芳芳整天拍打铁栏杆,智障的浩浩又把屎拉在了裤子里。
所谓的“院长妈妈”要同时给七个孩子喂饭,连悲伤都成了奢侈品。
尽管大多数的职工都很认真负责且充满爱心,但是几个十几个工作人员,照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早就心力交瘁,没有太多精力再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这种压抑的环境里长大,如果没有人收养,性格是会扭曲的。
时莱迟疑着,回头看了眼,阳光下苏洋翘着小腿,美美的吃着奶油蛋糕,不时会摇晃起脑袋,抬头看看天上的云,飞过的鸟,瓦片上的野花。
大概感应到被目光注视,他低下头对上时莱的眼神,露出纯纯的笑。
时莱也回了个微笑,回转头时,无比认真道:“我可以收养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