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公司那些事儿,琢磨着咋把这管理学知识用进去。“咱公司现在这管理架构,得调整调整了,不然效率上不去啊。再搞个新的激励机制,让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干活儿。”他仿佛已经瞧见公司以后的样子了,通过合理分配资源,调派人手,公司效率“蹭蹭”往上涨。
心理学的书也把他迷得不行。他捧着书,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细抠,分析这人的心理动机,还有行为模式。有时候看着看着,他还抬头瞅瞅办公室角落,嘴里小声嘀咕:“要是这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反应会是啥呢?是害怕,还是激动?”
建筑和机械方面,他对着设计图纸,不光能看懂里头的精妙地方,还能挑出毛病,说这儿该咋改进。说着就拿起铅笔,在图纸边上“沙沙”地画起来,没一会儿,一个更完善、更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就出来了。
医学知识的学习,林尘也是一点儿不含糊。他认认真真地研究人体结构,琢磨病症原理,碰到关键知识点,“噌”地一下就起身,在白板上画人体器官示意图,一边画一边标:“你看这病,就发在这儿,治疗思路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物理和化学,这俩领域也把林尘给吸引住了。他在脑袋里构建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想着那些宏观物理现象为啥会这样。化学就更溜了,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张嘴就来,反应条件、产物啥的,分析得头头是道,就好像那些化学元素都听他指挥似的。
要说最累的,还真不是林尘,是李晴和她带的那几个同事。林尘这学习速度和看书速度,快得太离谱了。就说上次,李晴刚把一摞书搁桌上,还没来得及转身呢,林尘就看完一本,着急忙慌地喊:“李晴,这书不够看啊,赶紧再给我弄一批来,速度快点儿!”有时候书送得稍微慢了点儿,林尘就在办公室里急得直转圈儿,嘴里念叨:“哎呀,咋还不来呢,这时间耽搁不起啊!”
没办法,李晴只好调了5个人,分别守在不同的书店。这5个人就跟待命的士兵似的,时刻准备着。李晴跟他们说:“都机灵点儿啊,林总不定啥时候就要书,你们可得随时准备好。”这5个人也苦笑着说:“李姐,您放心吧,我们这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不管是专业的学术书店,还是啥书都卖的综合书店,都有他们守着,就怕林尘突然要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