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日放旬假前一样,今日国子监外是一乘又一乘的车架。
只不过同往日里都是直奔家去的车驾不同,今日有些车驾接了人,就往城里的文昌庙赶。
这都是因为明日便是制科的日子,所有参考的监生都铆足了气力要拿个好名次。
第二日卯时未过,长安城的道上就挤开了锅,全是往那考棚去的学子们。
赵家不算富裕,没有马车可坐,但也弄来辆牛车,让赵正可以歇足气力去考学。
“正儿,这三日你可要好生考!这是娘今早做的饼子,你累了记得吃!”
“阿娘,你忘了先生们已经给我赐下考粮啦!这饼子我拿几个就成,余下的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甜嘴吧!”
听着儿子说起这个,赵母才想起自己是忘了。这一回家,儿子就说了这祭酒、司业赐考粮的事儿了。为了展示那考粮,赵正还拿出自己买的一包,现场演示给了好奇的弟妹看。
那滋味熏得是整间屋子都飘了香,赵母也尝了几口,只觉得那面比街上老字号煮的羊肉烩面,还要鲜上百倍!
“行行行!那你自己记着,千万小心!”
说着说着,牛车就到了贡院,此时外头已是满满提着篮筐的考生。
在制科的命令下来前,贡院就已经提前修缮整理。大小考棚和号舍,全是整理干净。
因是专门考试的地方,贡院外头守门的差役也个个看起来威武异常。
随着一声洪亮的铜锣声敲响,这紧闭的贡院大门才缓缓打开。从里头出来些士兵、官员,很快就在外头将一个个考生引导到相应的位置。
科举考试是国家大事,不得有半点疏忽。所有考生要进入考场前,必须过好几道关卡。
为避免徇私舞弊和代考,这门前第一道关卡便是查验样貌。除去守卫的士兵外,还有专门官员来验查,所有与报名时所呈画像不符的考生,一律不许进来。
赵正随着人流,很快也来到第一道关卡。
在被仔细审视一番后,才听见一句大喝:“相貌相符,可入内搜检。”
紧接着便是下一道——严格搜身,检查是否携带、夹带。
赵正走到一个棚子里,几个差役直接围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