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灵如今住在距离国子监有三条街的田登坊。
院子不算大,地界也不算顶好,颇有些偏。但在长安这寸土寸金的地儿,有个遮瓦的去处也很算不错了。
附近时常会有些赖子泼皮到坊里捣乱,好在坊里有个刘大,在附近颇有些脸面。只要定时给些头钱,就能免去许多的是非。
姜灵虽然独居,但手上也算有一点儿功夫,并不害怕。不过用十几文换家里的安宁,就当是交交物业费。所以她便跟着邻家的李娘子学着,一道儿几日一回的给刘大送头钱。
“姜姑娘,其实我第一次见刘大时,我也犯憷,一眼不敢多瞧的!”
“但你别看刘大是个收头钱的,看着凶煞,但其实人算不错。”
“别处收头钱的,就算是收了也不会办事,只是寻个由头来敲诈咱们小户人家。”
“而这刘大与他们不同,他是个收钱会办事儿的主。”
“平日里小偷小摸的见他在这儿,也是万万不敢来咱们这儿的!”
“我听说,去岁他还帮最里头的成大娘抓了个贼。那贼手里拿着手臂长的刀子,若不是他发现,晓不得要出什么祸事呢!”
姜灵一边走着,身旁的青衣妇人就同她聊着天。
那妇人声音轻柔,不急不慢。
她是住姜灵隔壁的李娘子,是个最温柔和善不过的人。
姜灵第一次见她时,李娘子怯生生地端着篮枇杷上门。
“娘子,我是你隔壁家的。”
“你家的枇杷掉到了我家,我给你把东西送回来了。”
后头见姜灵独身住进这儿,李娘子便对她很是照顾。
大到去府衙登记入住、去给刘大交头钱,小到哪家的菜好、哪家的肉新鲜,全是李娘子提点着姜灵来做的。除了宋家的管家,李娘子如今便是她在长安城里最熟络的人了。
而且最难得的一点是,李娘子从不打听姜灵家里的事情,也从不过问她为何会一人孤身在这儿。
人做好事常有,但做好事只出于人品,而非出于好奇的,却是少之又少。凭这一点,姜灵看得出来,李娘子是个人品贵重的。
因此,她也乐意同她往来。
如今她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