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宋应知的副手也终于姗姗来迟。
不过,也就来了俩,一个县丞,一个主簿。
彼时,他正默默坐在高堂之上,于心不忍的看着两位头发花白的县丞与主簿。
宋应知没忍住“啧!”的一声叹出来。
“二位大人年过花甲,还能不辞辛苦赶来助本官一臂之力,本官甚是感动……”
县丞和主簿连忙颤着躬身行礼,颤颤巍巍回道:
“大、大人言重了,为朝廷效力,是我等职责所在……”
事已至此,有总比没有的好,宋应知心中安慰道,随后将良田户籍的事交由二人去办。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统计巴里县还有多少人口,在尽可能的将人集中到城内,如此,他也好安排之后的事。
之后的时间,宋应知带着亲军卫不停游游走在巴里县各处,找寻各处能够抵御风沙的地方。
方便以后建立纺织厂,算上时间,他二哥也该到了。
只是考察巴里周围的环境后,他放弃了之前的所有想法。
巴里县很大!足足有临芳县的五倍之多,地形多为山地和草原,这里土地甚少,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以游牧为主。
此时冬季才刚结束,嫩草刚刚复苏,因此牧民们还未迁移回来,加上这里才经过一场战役,这才造成人少的景象。
且巴里水源少得可怜,若都把人聚集到城中,那很难解决用水问题。
没有水,染庄也很难在此地建起来,县内虽有一大湖泊,但为咸水湖,无法直接使用。
不得已,宋应知只能打消了建立染庄一事,先把纺织厂开起来,以后再做打算。
染庄建不起来,丝线只能回临芳县大批进货。
思虑一番,他决定把此事交给李游去办,现在,宋应知要着手忙碌另一件事了。
眼下正值四月天,是种棉花的好季节啊!宋应知既到了新疆,又怎么不对棉花下手?
于是,再次从巴里各地探查回来后,宋应知就给木秋理了一张清单。
“这是我要的棉花以及其他粮食种子,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半个月之内先把棉花种子给本官运来,还有,种棉花的地也要半个月内开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