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地环顾四周,仿佛有一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正在窥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令他脊背发凉。
“让报务员监听 786 千赫!” 王越压低声音,通过秘密通讯装置迅速下达指令。随后,他如猎豹般朝着英租界阁楼的短波电台奔去。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日军,身影敏捷地穿梭在阴影之中。到达电台所在的阁楼后,他一脚踹开电台门。报务员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手中的仪器差点掉落。但看到王越严肃冷峻的神情,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紧张地忙碌起来。他们迅速调试设备,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上跳动的数据,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经过一番紧张复杂的调试,杂乱无章的电波经过滤波器处理,逐渐呈现出每 4 小时重复一次的 32 位密钥特征。正当众人疑惑不解,试图分析这组数据的含义时,悠扬的管风琴声从维多利亚医院方向隐隐传来。王越侧耳倾听,那起伏的音调仿佛有着某种神秘的韵律,竟与转子初始位置的字母置换表相对应。他眼睛一亮,如获至宝,心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立刻朝着医院飞奔而去。
在医院那寂静的琴房里,王越迅速来到琴凳旁。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琴凳软垫,发现调音锤上刻着 “转子顺序 2 - 5 - 3” 的德文缩写。他轻轻抚摸着这些刻痕,仿佛能感受到敌人留下的邪恶气息。这一系列线索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开始在王越面前逐渐拼凑出一个惊人的秘密轮廓,而这个秘密,或许将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
波兰密码专家雅努什接到紧急邀请,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程。一路上,他忍受着旅途的颠簸和疲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破解恩尼格玛机的密码,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终于,他抵达了武汉,与王越匆匆见面。两人只是简单地眼神交流和几句寒暄,便心领神会,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雅努什手持镊子,夹起一片烧焦的转子片,在镁光灯下仔细端详。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痕迹。随后,他轻轻旋转 45 度,碳化的触点显露出 “左旋 17 齿” 的磨损痕迹。凭借着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立刻判断出这与日军密电中 “武汉” 词组的出现频率高度吻合。“这是个关键线索!” 雅努什兴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