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辽东公孙渊之势未稳,北方有忧,此时若兼谋南伐与内乱,恐一失俱失。”
曹丕冷哼一声,终是挥手:“辽东此事暂且作罢,先遣密使接触刘封为先,不动兵,不露形。”
司马懿应诺,退下。贾诩目光沉重,内心隐隐不安。
而在江东,建业城,吴国皇宫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孙权端坐殿中,听完刘备去世的消息后,并无喜色,反而微微叹息。
“当年赤壁之盟,刘备、周瑜、朕三分天下,共抗曹魏。如今汉中王辞世,唇亡齿寒矣。”
殿下众臣多沉默。陆逊低头不语,夷陵之战虽胜,但也让他彻底失去蜀汉信任。他深知此时若贸然言和,难获接纳。
孙权环视群臣:“朕意欲修好蜀汉,共抗曹魏。诸位,有何人愿往西蜀,通好两国?”
片刻沉寂。忽听一人拱手道:“臣愿往。”
是虞翻。
虞翻曾任南郡太守,为人刚直,敢言敢为,亦与蜀人素有旧识。此番自请出使,众臣虽惊,却也无人反对。
“好。”孙权颔首,“朕命你为正使,带国书一封,赴蜀汉见丞相诸葛亮,言明本国愿与蜀再修旧好。”
“臣领命。”
国书很快拟好,大意为:“昔日赤壁共战,恩义犹在,夷陵之事皆是误会。今先帝已逝,吴蜀之情不应终结。曹魏图谋不轨,合则两利,分则两败。愿共执犁锄,再联西东。”
虞翻披使节袍,带礼数厚重,率队百余人,自建业启程,西行入蜀。
十日后,成都。
诸葛亮站在府内,看着日升东岳,心中棋局渐显清晰。
他已分封刘封,按下内乱苗头。
他知道魏国不会无动于衷。果然,探子来报,有密使曾潜入梓潼方向。
他也知道东吴若有诚意,必派人前来通好。正如今日城门所报:“吴使虞翻,已入成都。”
“北伐之前,需理清所有变量。”诸葛亮低语,目光沉稳如铁,“曹丕,你想搅局,我偏不让你如意。”
北伐的大幕尚未拉开,三国之间,风起云涌。
刘禅刚登基,蜀汉内忧未解;曹魏试探,东吴试和,一场新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