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七月一日,白帝城钟声再响。
太常率百官齐聚朝堂,太史宣诏——“奉天承运,大汉太子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是为建兴元年。”
朝臣山呼万岁,诸葛亮身披朝服,率文武百官拜于殿前,宣读先帝遗诏,天下归心。
刘禅坐于高台之上,神情紧张而稚嫩。岁不过十七,稚气未脱,却必须扛起大汉江山。好在他知道,在他背后,有一个人叫诸葛亮。
而就在即日,诸葛亮下令一道重要政令:调刘封离开成都,前往梓潼郡任太守,旧部一律分遣入卫、蜀中诸郡,不得再集一处。
此令一下,满朝皆惊,军中尤甚。刘封虽非皇室血脉,但多年功勋显赫,实为军中旧将之魁。他本人得令之后面色铁青,却无从反驳。
“丞相好手段。”刘封冷笑,面对前来宣旨的王平,他只说了一句,“终有一日,我会回来的。”
王平拱手回道:“若君心怀社稷,当效忠天子;若图逆行之事,王法不容。”
刘封没有说话,转身骑马离开。
而在几千里之外,洛阳城中,曹魏皇宫传来爆发般的大笑。
曹丕,魏文帝,曹操次子,踞中原已三年,终于等来一个天大的消息——刘备死了。
“此天赐良机也!”曹丕猛拍几案,起身大笑:“刘备一死,幼子继位,孤若不乘势一统江山,更待何时?”
贾诩却不动声色,依旧沉稳地拱手道:“陛下不可轻举。诸葛亮尚在,蜀中人心未散,若强攻则中其计。”
曹丕皱眉:“你是说……他料到我们会动?”
“孔明之智,通天彻地。”贾诩继续道,“他早已识破局势,必会先稳内政,再图北伐。若我方贸然兴兵,正合其意。”
这时,司马懿缓步上前,语气不疾不徐:“陛下若真想破蜀,无需亲征,可暗中立一傀儡。刘封此人,正合此用。”
“哦?”曹丕双眼一亮,“你是说……我们扶持刘封篡位?”
“是。”司马懿点头,“以使者为名,派密使联络刘封。蜀中若乱,孔明心力分散,北伐也无从谈起。”
曹丕拍案:“善!司马懿之计,正合我意。”
贾诩仍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