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决心用实际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二车间的生产任务提前完成。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工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尔、农娜和喀秋莎站在车间门口,望着忙碌的工人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保尔坚定地说。
农娜点头:“是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喀秋莎微笑着:“让我们一起,为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而奋斗。”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三位年轻革命者坚定的身影。
1929年11月11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
秋末初冬,清晨的空气湿冷刺骨,但第十二机械厂的高炉早已点燃,蒸汽从各处管道呼啸而出,在厂区上空织成厚重的白雾。车间的铁门吱呀作响地打开,工人们陆续进入岗位。
保尔·柯察金裹着厚工装,神色冷峻地穿梭于各车间之间。他不是为了巡视而巡视,而是真实地在“查岗”。作为副总工程师兼项目协调人,他早已脱离了单一负责第二车间的角色,而是全面负责整个五年计划转型项目的推进。
早上六点,他从第一车间走出,脸色还算满意:“这批车工不错,两个班倒,速度稳、质量也合格。”
随后他进入第三车间——情况大为不同。
车间内零散几人正懒散地蹲在角落抽烟,有人假装查看图纸却打着哈欠,还有人站在机器旁,手里拿着工具却不动一下。传送带空转,工具柜里混乱不堪。
保尔站在车间门口足足一分钟,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甚至有人背对他讲着小话。
他冷笑一声,走上前,抓起一个工人肩膀就是一句:“这是干活的地方,不是疗养院。”
那人吓得猛一转头,脸都白了。
保尔转头看向整间车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压倒性的硬度:
“从今天开始,我要盯住这车间。谁敢偷懒、谁搞怠工,自己卷铺盖滚!”
11月13日,会议室,下午两点。
厂区西楼的一间小会议室里,气氛压抑而紧张。十余名被点名的“低效工人”被集中召来,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