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早朝还未开始前,内阁大学士曾行知就被太和帝召进了御书房。
“臣曾行知拜见陛下!”
曾行知微微行礼,太和帝摆了摆手,笑道:
“曾阁老就不必多礼了,朕之所以这么早叫你过来,是想听听你对等会早朝北桓算学之比的看法。”
算学一道,在奉行四书五经的大康,其实只能算是正学旁支。
但大康读书风气开放,所以也不禁止读书人自己研究,而且朝中有些官员对于算学一道还颇有建树,其中曾行知这位内阁大学士便是其中之一。
“臣观那舒尔宁,的确不愧为天之骄子,但我大康亦是人才济济,并不一定会输。”
“况且这算数一道,极难钻研,若非有一定天赋和高人指点,难有成就。”
“我朝之中,户部尚书李书玉在算数一道上,便极为出色,满朝文武,可谓无出其右者。”
曾行知沉思了一下,道。
“李书玉朕倒是知道,的确在算数一道上颇有建树,那等会早朝之时,便由他出战北桓吧!”
太和帝本意是想让曾行知出马,但听到曾行知主动推荐户部尚书李书玉之后,又考虑到曾行知内阁大学士的特殊身份,不论输赢,似乎都不太妥当,便只好临时改了主意。
“昨日老六那番神异表现,曾阁老觉得如何?到底是老六突然开窍了,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太和帝疑惑道。
曾行知微微一笑,坦然地道:“臣观六殿下心性纯真,乃是有大智慧的人!正所谓大智若愚,便是如此了。”
“呃……”
太和帝没想到曾行知对宁枫的评价如此之高,一下就有些看不够宁枫了。
这个傻儿子,难道还真有自己没发现的优点?
一帝一臣在御书房又闲聊了几句,随后曾行知便告退等待早操。
不多时,早朝开始,文武百官分作两列陆续进殿。
“宣北桓使臣!”
御前太监高声宣道,随后阿兰赫、舒尔宁以及其他三名北桓使者缓步走进了金銮殿。
“拜见大康陛下!”
阿兰赫简单行礼,然后便迫不及待地直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