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这次在郑州干活,真的多亏了沈先生。他给的活儿又多又好,还特别照顾我们这些打工的。”
“那你这几百万是咋赚的呀?”有人好奇地追问。
王明认真地说:“我负责带领一个施工小组,大家齐心协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沈先生的项目管理很规范,奖金也丰厚,只要做出成绩,回报就少不了。而且随着项目的推进,周边的配套工程也多,我们都有机会承接,一来二去,就赚了这些。”
晚上,李阳和王明在村里的老树下碰了面。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两人回想起在工地上的日子,感慨万千。
“明哥,要不是沈先生的项目,我们哪有今天啊。”李阳感慨地说。
王明点头表示赞同:“是啊,他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那片土地。现在那地方可繁华了,高楼大厦林立,企业一家接一家入驻。”
“我打算拿这赚的钱,在村里搞点投资,带动大伙一起致富。”李阳眼神坚定地说。
王明眼睛一亮:“我也正有此意,咱可以一起商量商量。沈先生能在郑州做出那么大的成绩,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于是,两人开始商量在村里的投资计划。他们想到村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但一直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农产品销售公司,利用互联网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李阳提议道。
王明补充说:“对,再建一个加工厂,把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这样不仅能解决村里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两人越聊越兴奋,仿佛看到了村里未来繁荣的景象。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四处考察市场,学习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同时,他们还积极与村里的乡亲们沟通,鼓励大家一起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乡亲们,我们在外面见识到了大世面,现在就想回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村里的经济搞上去。”李阳在村民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道。
乡亲们纷纷表示支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李阳和王明的带领下,农产品销售公司和加工厂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与此同时,在郑州,沈浩然正在为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