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桃源的街头巷尾弥漫着国庆假期的轻松氛围,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整洁的街道上,给这座蓬勃发展的县城添上了一抹惬意的金黄。在星宁度假村五星级酒店的办公室里,沈浩然与陈总经理正对着近期酒店运营数据展开探讨,阳光从落地窗斜射进来,照亮了两人面前摊开的文件。
“陈总,这季度酒店的入住率又创新高,餐饮营收也稳步增长,你功不可没。”沈浩然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对陈总经理说道。
陈总经理谦逊地笑了笑:“沈总,这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桃源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来旅游、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咱们酒店才有这么好的业绩。”
两人正说着,沈浩然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推送消息,是关于桃源外卖行业发展的报道。“咦,桃源送外卖的本地人变多了呢,平均一个月能挣8千到1万。”沈浩然有些惊讶地说。
陈总经理凑过去看了看,也感慨道:“是啊,桃源经济发展起来,就业机会多了,连送外卖都这么吃香。听说去送外卖的多半在20到40岁,很多人老家还是农村的。”
沈浩然放下手机,陷入了思考:“这是好事,说明咱们桃源的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能让不同背景的人都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对了,咱们旗下的星达外卖软件在桃源的市场份额怎么样?”
陈总经理连忙回答:“星达外卖在桃源发展得很不错,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60。而且,我们一直在优化配送服务,提高骑手的收入和效率。”
沈浩然点了点头:“要继续保持,还要关注骑手的权益保障。这些骑手风里来雨里去,很不容易,他们是外卖行业的关键。”
与此同时,在桃源的大街小巷,外卖骑手们正忙碌地穿梭着。28岁的李强就是其中一员,他老家在桃源周边的农村,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去年回到桃源后,选择了送外卖。
“以前在外地打工,虽然工资还可以,但总是想家,而且开销也大。现在回桃源送外卖,每个月收入也有8千多,还能照顾家里。”李强一边整理着外卖箱,一边笑着说。
和李强一样,35岁的王芳也是一名外卖骑手。她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妇,孩子上学后,她想找份工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