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徐文俊同其中的一位年轻的胥吏聊了起来,这位小吏二十多岁年龄,叫做曾庆丰,担任的乃是司户佐。
司户佐乃是县衙负责户籍、田宅管理,赋役征收,审核和登记民间的婚姻事务等民生类职责的胥吏。
徐文俊主动问道。
“庆丰啊,听说你是今年年初才到县衙任职的?”
曾庆丰受宠若惊,连忙回道。
“回徐县令,在下正是今年才刚任职司户佐不久,去年参加省试没考上,也考过几年了,自知水平有限,干脆放弃了。”
“这才今年报考了县衙的司户佐,多亏前任胡县令照顾,录取了在下。”
徐文俊没想到有这等意外收获,原本只想着这个年轻人刚刚到府衙不久,城府也许没那么深,好拉拢一点。
而且这曾庆丰家族乃是石林县最大的乡绅,族里田地最多,也经营些生意,若是他能配合,以后工作更好开展。
结果一问这曾庆丰居然和自己是一样,去年参加了省试,只是命运不同,徐文俊中了状元,曾庆丰省试都落榜了。
“没想到我们还是同年啊!这可真是有缘分!”
徐文俊露出惊讶。
一般来说,只有上榜的能做官的在官场中互相称为同年,徐文俊如此说也是放下县令的架子,拉近彼此身份。
曾庆丰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
“大人乃金科状元,属下不敢与您相提并论,去年在乾安城之时,徐县令的令名便如雷贯耳,如今属下能在您手下办事,实在是荣幸之至。”
徐文俊脸带惊喜。
“这石林县我初来乍到,你作为本地人以后多多给我介绍下,你我虽为上下级,但平时交往不必客气,随意点就好。”
曾庆丰看徐文俊确实一脸真诚,想着对方初到,遇到能扯上关系之人亲近也是自然的,心中高兴不已,县令的看重可是难得的机会。
胥吏虽是无品级的小吏,做的好也可以得到县令的举荐,经上面审核,能够为官的,可以派官去担任县尉、主簿。
曾庆丰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忙表明态度。
“徐县令以后所有差遣,请尽管吩咐,属下一定尽心尽力,您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