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问题是比较好解决的,朝廷抬高商人地位即可,以后商人的子女可以参加科举,同“农”的地位一般,当然,同时也一起抬高“工”的地位最好,毕竟商业的基础是工业。”
徐文俊可不敢说“士农工商”的地位一样,在这样的社会,说这样的话就是找死了,你将当官的和泥腿子摆在一个地位,不是嫌命长吗?
他接着说道。
“身份的问题解决了之后,百姓没有后顾之忧,对于去当商人自然也就不会抵触了,而如何让百姓自动去经商呢?这个也不难。”
“甚至现在已经有不少百姓知晓经商的好处,只是身份问题,让他们不敢跨出这一步,现在只需要稍稍引导,必然水到渠成。”
“具体的措施可以让衙门去宣传鼓励,同时推动手工业,这个就需要因地制宜,每个府风土人情不同。”
“到时候可以每个府制定出一套鼓励百姓从商的政策,给予一些从商的优惠,比如减免赋税,扶持商人扩大经营等。”
萧弘听的连连点头。
“只是需要给商人身份,这个倒是可行性挺高的,朝廷里必然会有反对的声音,但做到是没问题的。”
“而且你说的让商人增多的办法也确实是可行,只是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具体需要多久还不好说啊!”
徐文俊并不认同,连忙说道。
“圣上,一旦百姓能接受商人的身份,增加的速度必然会比想象的要快,只要有商人迈出第一步,过上了好日子,剩下的人必然趋之若鹜。”
“所以微臣非常有信心,只要每个府能够踏踏实实把政策落实,商人增加的速度必然不会慢。”
萧弘不置可否,把这问题抛到一边。
“你继续说。”
徐文俊接着说道。
“商人数量起来了,自然就要在赋税上下功夫了,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如何制定商人的赋税政策尤为关键,在鼓励大家从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减免商税,等商业环境稳定,正常收税的时候就要细化税类。”
“可以详细到商业里面的各行各业该如何收税,这才是最合适的。”
“比如我已经提过的,对于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