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俊亦是如此,待考生们全部站定,徐文俊由于站在最前方,忍不住想看看太极殿,可稍稍抬头便觉得四周注视着自己的压力。
不敢再动,视线内已经可以看到明黄色的龙袍一角。
“行礼!”
随着内侍声音响起,考生们立马拜倒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
这时候,一道雄浑的声音响起,萧弘虽然已经年过六旬,声音中却听不出老态。
“平身!”
考生们依言起身,眼观鼻,鼻观心。
萧弘继续训话。
“朕闻,邦国兴衰,系乎人才;社稷隆替,关乎贤能。。。”
“。。。”
“。。。愿诸卿皆能秉持初心,不负韶华,为家国之兴,竭忠尽智。待得试毕,朕盼与诸卿共绘盛世宏图,同谱新岁华章,扬我朝之威,垂范后世 ,钦此!”
皇帝说完,众人再度行礼,内侍高呼。
“殿试开始!”
一众考生这才坐到身侧的座位之上,心理素质不好的还在平复状态,此时要他们拿起毛笔,手指都在颤抖。
有少数心理素质比较强大的已经拿起考卷开始审题,徐文俊自然是其中一个。
殿试题目一共只有两道。
一首诗,一篇策论。
“今四海升平,万邦来朝,九州尽显繁华之象。此皆赖边关将士,栉风沐雨,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筑钢铁长城,守山河无恙。”
“朕命尔等于殿试以“戍边卫国”为题,赋诗一首。体裁限七言律诗,可以详述塞外风沙之苦、戍边岁月之艰,亦或盛赞将士们临危不惧、矢志不渝之坚毅,精忠报国、马革裹尸之豪情。需文辞激昂,尽显将士护国之功,展我大华国威与士子才情 。”
一首七言律诗,赞美边关将士,徐文俊一看,这个实在太简单了,后世唐宋出现了太多优秀的边塞诗,随便挑一首都行。
这题先放一边,对于徐文俊来说没难度,先做策论。
“朕观当下商道,虽有繁荣之象,然亦存滞碍之处。今设殿试一题,命尔等详陈如何振兴当今商业模式。需言明具体实施之策,行文务必条理清晰,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