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月便考了些四书五经的基本内容,徐文俊一一回答出来,于是再加大难度,比较偏门的字句徐文俊也是应答如流。
直到问及注释理解有关,四书还好,有关五经徐文俊就磕磕绊绊了,独孤月也对徐文俊的学识有了基本了解。
“这两年都无人对出你的五字对,不知道你自己这两年可又有下联?”
突然,萧宁开口问道,他比较喜欢对子,看到后默默在心里思考,终是未有良对。
萧宁从徐文俊进来还没说过话,此时问起李县令马上介绍道。
“这位萧宁萧公子乃独孤公的关门弟子。”
徐文俊虽愣神了一下,反应过来马上回道。
“见过萧公子,这两年也确实又想到一个下联。”
“快说与我听听!”
萧宁有些急切。
“是,萧公子,请指教。”
“烟锁池塘柳,灯深村寺钟 。”
距离不归楼开业两年,这两年无人对出此五字对,今日徐文俊再度抛出一下联。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
“烟锁池塘柳,灯深村寺钟 。”
萧宁念叨出声。
“小兄弟果然心思敏捷,这五行要对上,我想了一下要对出也是极难,无怪乎两年没人对出,而你居然能对出两联。”
萧宁在才华上很少有让他信服的人,不然也不会成为独孤月关门弟子,现在面前这小小少年居然有此天赋。
不喝酒吃饭就快了,李县令将独孤公送走后特意返回找徐文俊聊聊。
“这独孤公你可听说过?”
李县令问道。
“学生未曾听闻过。”
徐文俊回答。
“独孤月,永安县公,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已经有五年了。”
徐文俊大惊,本以为是因为对方地位高尊称为公,没想到真是位县公。
李县令继续说道。
“这独孤公当年先帝在位时就任黄门侍郎,封永安县子,是可以出入禁中的近侍之臣,为先皇监督尚书事,与皇室关系极好。”
“本朝安元帝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仅封了独孤公员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