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 第34章 对子(2/4)
   “雨润荷香十里清。”

    “不错啊!”

    李县令见徐文俊几乎不用思考就顺利对上,夸了一句,然后视线落在书案上瞥见了文房四宝,一个对子脑海里浮现。

    “篆隶楷行皆入韵。”

    实在话,确实难度不高,徐文俊基本还是秒回。

    “诗词歌赋尽含情。”

    李县令本意简单试探下,毕竟徐文俊学习时间太短,想着这些能回答上也算可以。

    但不经思索便能从容答出,徐文俊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他的心理预期。

    李县令打算出个难点的,只是一时之间脑中也没有成熟的对子,于是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不一会就抬头念道。

    “梅香入墨,瘦骨嶙峋书劲节。”

    这么短的时间也想不到多大难度的。

    真心不难,有“梅香”想到“竹影”很简单,既然有“竹”那么自然“虚怀若谷”。

    徐文俊还是没花多少思考的时间,微一沉吟便接上了。

    “竹影摇笺,虚怀若谷写高风。”

    此对子一对上,李县令知道徐文俊在诗词方面的基础已经完全没问题。

    遇上合适的时机,一些感悟,作出诗词来也不成问题,八岁成诗的神童不多啊!

    早些年朝廷设立了童子试,最大限度的培养早慧孩童,年龄限制在十二岁以下。

    这可以算是最快的入仕捷径,一时间各地神童频出,诸多七岁作文,八岁成诗的神童。

    结果这些神童通过考试,拿到台面来却发现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甚至许多神童年龄不实,朝廷没两年便叫停了,但民间对神童的吹捧热度还依然在。

    可惜徐文俊表示了现在还没能力作诗,李县令转念一想,今年也才年初,到年尾能作出诗来不也还是八岁成诗么?

    要说开始是想着徐文俊有个神童身份,让自己在本县文教方面也有所建树,到现在未尝不是掺杂了一丝爱才之心。

    而且现在通过了解徐文俊,关于曲辕犁往上递的文书也知道该如何写了。

    “小小年纪基础牢固,想必不久就能作出诗词,本县也起了爱才之心。”

    “你可愿意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