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樵有富一家,确定要搬离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地方时,樵有富便坐着马车去城里,找了牙房,花一百五十两银子,买下一个大的二进院的宅子,前院是正厅和偏厅,东西是厢房各三间,出得正厅,由两侧侧门而进,是主卧室,老母亲住着正好。一家五口人住,也是绰绰有余。经抄手游廊,穿过垂拱门,可以去到后院。
后院中间一个小天井,挨着前院的房间可以住仆从,正对着的,是牲畜圈。两边也是可以住人的房间。如此布局,倒也适合。
回到砍樵村,樵有富把土地租出去,老房子由大哥帮忙看着,以免二哥和三哥说亏欠。
一应的换洗衣物和锅碗瓢盆,粮食蔬菜等可以拿走的,全都打包好,等着樵文博去樵有喜家租牛车来,才可装上车。
樵有富家现有四人,坐在马车里刚刚好。虽不是很宽敞,四人坐着也不显拥挤。
樵家三兄弟和嫂子们,侄子都来送行。
平日里几妯娌的小口角和不愉快,随着樵郑氏的离开,也是烟消云散。此刻,却有些不舍。
挥手告别了樵家三兄弟,牛车在前,马车于后,晃晃悠悠的,一家子到了城里,进到新买的宅子里,已是晌午了。
新买的宅子落满灰尘,打扫起来也是不易,加之没有柴火,做饭更是不便,樵有富四人去饭馆吃了饭,又去牙行买了两个十三四岁的丫头,一并添置齐全所用家具等。
两个新买的丫头,樵郑氏让文博给她们取名,因着春天里来的,便叫春梅和海棠。
本是管家的丫鬟,主家获罪,受连带卖到牙行。
春梅十四岁,五官端正,成熟内敛,机灵懂事,被分去老祖母身边,负责起居。
海棠十三岁,眼睛有光,脸上一对酒窝似要醉人,话多但不啰嗦,被安排在樵吴氏身边。海棠与春花一起,帮着打理家务,还要负责灶间做饭。
待打理好一应事务,天已经黑了下来。
樵郑氏在春花和海棠的帮助下,很快就做好晚饭,三菜一汤,一个荤菜两个素菜,外加时令蔬菜汤,既营养又刚刚好,不铺张,不浪费。
吃罢晚饭,春花与海棠收拾碗碟,樵郑氏也要起身帮忙。
春花和海棠见着,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