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觉刘医生说得没错,我在某些方面极其在意别人的感受,可行为上又比较冲动。每次冲动行事之后,我都会不断反思,纠结自己做得对不对。
经过刘医生的深入剖析,我逐渐意识到,当下的我在不少事情上表现得相当自信,能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
然而,一旦遭到他人质疑,我内心的自信瞬间崩塌,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
这种矛盾的心理,就像跷跷板一样,使得我的认知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他人的质疑不仅动摇了我的认知,还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态。
我常常会陷入不安的猜测,担心别人的一些行为是因为自己而起,进而对自己的性格、处理感情问题和人际关系的能力产生深深的怀疑。
刘医生指出,我不少冲动行为,实际上是为了验证自我认知。
就拿汪子夜来说,她的态度让我心生反感,我认为她的行为方式和认知观念存在问题。
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我下意识地与她针锋相对。在刘医生看来,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反而会让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实在不可取。
随后,刘医生不断宽慰我,让我不必过于焦虑,告诉我当前这种调整过程是正常的,依据评估报告来看,这是自我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
他还称赞我最近状态良好,只要循序渐进地调整,就一定能有所改善,叮嘱我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多压力。
临挂电话时,刘医生十分诚恳地提醒我,按我的描述,如果我对汪子夜性格的猜想属实的话,那么我让汪子夜给十个平时不联系的网友发那条消息,这种行为是严重违背对方思维逻辑的,极有可能触及了汪子夜的社交敏感点。
他指出,如果汪子夜太过在意,甚至可能产生自我怀疑从而焦虑,要是发现她最近状态不佳,这或许意味着她还没调整过来。
刘医生还表示,如果有需要,可以再联系他。
挂了电话,我陷入了沉思,反复琢磨着刘医生给我解答的那些问题。
我打心底里尊敬刘医生,他的专业素养和耐心引导,让我在探索自身心理问题的道路上有了不少收获。
但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