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与心理治疗结合应用》我仅仅阅读了部分内容,但通过这本书籍对催眠的讲解,我倒是初步了解了催眠的原理与我上午被刘医生催眠时的状态。
按照书中的定义:催眠是引导人进入高度专注、放松的状态,并非让人失去意识或完全被操控。
在催眠状态下,人仍有自我保护意识和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潜意识会对明显有害或违背自身原则的问题产生抵抗。
所以,刘医生根本不会询问与我 “病情” 无关的事。
这是因为,一旦在催眠过程中被问及银行卡号这类涉及重大利益的事,被催眠者的潜意识会将其视为危险信号,进而拒绝回答,甚至可能直接从催眠状态中惊醒。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催眠过程中,如果刘医生问我早上吃了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要是问我:一次多久?我可能会迟疑一下,但最终还是会回答。迟疑是因为被人问起这个感到疑惑,最终会回答是因为这些问题都无关紧要。
然而,一旦他的问题涉及到我重生这件事,我肯定会拒绝回答。
要是他继续追问,我甚至可能直接睁开眼睛,质问他:“你想嘎哈?”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张昆刚出狱时,我们在洗浴休息区,他那次说梦话的经历。
我被催眠时的状态和他说梦话的状态差不多,只不过本质上是有区别而已。
至于我在被催眠过程中感觉没过多久,但实际上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的这种情况,书上也给出了解答:
其一,被催眠者注意力高度集中;
其二,大脑的时间感知机制发生了变化;
其三,潜意识发挥了作用。
结合自己上午的亲身经历,加上张昆那次说梦话,我发觉自己对催眠好像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去接董姝予的路上,我车开得并不快,脑子里主要在思索催眠最后被中断的原因。
按照刘医生的说法,上午那次催眠最终结果其实不太理想,因为最后我的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他担心我的状况,所以终止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记忆都是一段一段的。
刘医生最后还建议我阅读女性怀孕保胎方面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