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林易这次前往南沙群岛的征途。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他的队伍中并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他孤身一人,以及一群高度智能的机器人作为伙伴。
这些机器人,是林易多年心血的结晶,它们将成为南沙群岛开发计划中的中坚力量。
当林易的队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30辆海上战争堡垒,七艘核动力抽沙船,以及一个比航空母舰还要庞大的工业中心,这样的阵容无疑令人震撼。
然而,在外界看来,这样的投入似乎过于庞大,成本高昂,很多人开始质疑林易的想法是否过于理想化,是否真的划算。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嘲笑,林易却显得异常坚定。
传统的填海造岛方式确实成本高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只要拥有核动力电力能源,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林易的计划是,利用核动力抽沙船进行高效、精准的抽沙作业,通过沙涌管道将沙子输送到填海区域。
同时,利用工业中心进行材料的熔炼和加工,生产出建筑所需的各种原材料。
而这一切,都将由智能机器人来完成,从而大大减少人力投入和能源消耗。
更重要的是,核动力电力能源将为整个项目提供稳定而充足的电力供应。
这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林易看来,只要有了核动力电力能源作为支撑,填海造岛的成本真的可以接近于零。
当然,林易也清楚,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他需要克服技术难题、应对国际政治压力、解决资金问题等等。
只要心中有梦想、有信念,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林易独自一人站在船头,眺望着远方的南沙群岛。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暗暗的想到:一年后请你们看奇迹。
人算不如天算,林易原本精心规划的南沙群岛开发计划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挑战。
尽管他预见了许多可能的技术和工程难题,却未曾料到国际政治风云的突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