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计划,首先是军事威慑。穆拉维约夫下令增派大量军队到黑龙江流域,在边境地区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展示俄国的军事实力。同时,派遣外交使团前往北京,向清政府提出无理的领土要求。
俄国的军舰在黑龙江上耀武扬威,不断鸣笛挑衅。沿岸的中国居民人心惶惶,纷纷逃离家园。清政府得知俄国的举动后,十分震惊,但此时国内局势紧张,无力抽调大量兵力应对北方边境的威胁。
3 月,俄国的外交使团抵达北京,与清政府展开谈判。穆拉维约夫亲自率领使团,态度傲慢强硬。
在谈判桌上,穆拉维约夫毫不掩饰地提出:“清帝国应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割让给俄国,否则俄国将采取进一步行动。”清政府代表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这些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绝不可能割让。”
穆拉维约夫冷笑一声,威胁道:“你们看看现在的局势,你们国内战乱不止,西方列强又虎视眈眈。如果不答应我们的要求,一旦俄国军队发起进攻,你们将无力抵抗。”
清政府代表据理力争:“我们虽面临困难,但也不会轻易放弃祖宗留下的土地。你们的要求毫无道理。”
谈判陷入僵局,穆拉维约夫见软的不行,便再次施展强硬手段。他下令俄国军队在边境地区进行小规模的军事挑衅,制造紧张气氛。同时,通过外交渠道向其他西方列强暗示,如果清政府不答应俄国的要求,俄国将支持列强在中国获取更多利益。
4 月,清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太平天国运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江南地区战事吃紧,清军主力大多集中在南方镇压起义。而西方列强在沿海地区的侵略活动也日益频繁,英法联军正准备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清政府担心如果与俄国发生冲突,将腹背受敌。朝廷内部对于是否割让土地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一些大臣主张坚决抵抗,认为割地会有损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祖宗之地,寸土不让,哪怕拼尽全力,也不能让俄国人得逞。”一位主战派大臣慷慨激昂地说道。
然而,更多的大臣考虑到现实的困境,主张妥协。“目前局势危急,若与俄国开战,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