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手工艺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但好景不长,拜占庭帝国的扩张野心使得多布罗加再次陷入纷争。拜占庭与保加利亚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多布罗加地区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这片土地在两大帝国的拉锯战中饱经战火洗礼,人口锐减,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最终,拜占庭帝国短暂地占据了多布罗加,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拜占庭的文化和宗教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多布罗加地区在 14 世纪末被奥斯曼征服。奥斯曼帝国对多布罗加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在这段时间里,多布罗加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奥斯曼帝国推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建立了有效的税收制度和军事防御体系。伊斯兰教也逐渐在当地传播开来,与原有的基督教信仰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在奥斯曼统治下,多布罗加的农业和商业再度繁荣。当地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和葡萄等通过黑海港口运往各地,同时,奥斯曼帝国的贸易网络也为多布罗加带来了来自中东和亚洲的商品。城市中修建了许多清真寺、集市和浴场,展现了奥斯曼帝国的建筑艺术和文化特色。
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落,多布罗加地区成为了列强觊觎的对象。沙俄自彼得大帝时期就对黑海沿岸地区怀有强烈的扩张欲望,多布罗加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沙俄南下战略的重要目标。在一系列俄土战争中,多布罗加地区多次成为战场。
1812 年,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多布罗加东部部分地区被沙俄割占。从此,多布罗加被人为地分割,东部处于沙俄的控制之下,西部仍归奥斯曼帝国管辖。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至今,给多布罗加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阻碍。
如今,在 1846 年这个动荡的时刻,多布罗加再次置身于国际政治的漩涡中心。沙俄在其东部控制区不断加强军事部署,试图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奥斯曼帝国在平定叛乱后,也决心扞卫自己在多布罗加剩余地区的主权。泽许公国与沙俄的对峙,更是让多布罗加的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紧张。
多布罗加的人民,历经了无数次的政权更迭和战争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