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盐、香油各适量。
2制作方法:将漏芦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碗中,加入蒜泥、酱油、醋、盐、香油等调料拌匀即可。
3功效:适合在夏季食用,既能满足味蕾,又能清热解毒。
漏芦香肠
1材料准备:漏芦粉末、猪肉、盐、酱油、香辛料、白酒、饴糖、味精、水等。
2制作方法:将漏芦粉末与其他调料一起与猪肉混合制成馅料,灌入肠衣,经过蒸煮、烘干等工序制成香肠。
3功效:制成的香肠口味清新芳香,不油腻,营养丰富,具有清热降火、滋阴补阳、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健胃消食、降脂降压的功效。
《漏芦的丹方》
漏芦汤
1《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漏芦、连翘、白蔹、芒消、甘草各08克,大黄3克,升麻、枳实、麻黄、黄芩各12克。上十味,哎咀,用水300毫升,煎取100毫升。儿生一日至七日,取20毫升,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30毫升,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40毫升,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60毫升,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取100毫升,分三服。可治小儿热毒痈疽,丹毒,疮疖,并用于预防时行疮痘。
2《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漏芦(洗,焙)15克,海藻(洗,焙)15克,连翘30克,沉香(锉)15克,山栀仁75克,玄参、丹参各30克。上七味,粗捣筛,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可治瘰疬久不愈,将欲破者。
3《圣济总录》卷一:漏芦(去芦头)升麻、大黄(锉,醋炒)、黄芩(去黑心)各30克,蓝叶、玄参(黑坚者)各15克。上六味,粗捣筛,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加竹叶21片,同煮至300毫升,去滓,下芒消末5克,分三次温服。得利则减,未利则加,可治脏腑积热,发为毒肿,夜间疼痛。
4《疡科选粹》:漏芦、白蔹、槐皮、五加皮、甘草各225克,蒺藜子60克。共为粗末,每用150克,水煎汤,淋洗患处,可治脚气,脚上风毒,肿痛瘙痒,黄水流溢。
5《千金》卷二:漏芦2两,通草2两,石钟乳1两,黍米1升。上哎咀,同煎,候米熟,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