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千克。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做成宽12-15米的高畦,畦沟宽30-40厘米,深20-30厘米。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在秋季11月中旬,当何首乌种子成熟时,将其采集并晾干,然后在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细沙混合均匀,撒播在畦面上,覆盖一层薄土,轻轻压实,再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以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后15-20天即可出苗。
2扦插繁殖: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何首乌茎蔓,剪成15-20厘米长的插条,每个插条上至少有2-3个节。将插条的下端剪成斜口,插入准备好的苗床中,深度为插条的1\/2-2\/3,株行距为10-15厘米x20-30厘米。插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搭建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一般扦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发芽。
3块根繁殖:在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将何首乌的块根挖出,选择无病虫害、直径在3-5厘米的块根,切成5-10厘米长的小段,每段上至少有1-2个芽眼。将切好的块根段按照株行距30-40厘米x40-50厘米的规格种植在畦面上,覆盖一层薄土,轻轻压实,再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1间苗与定苗:当种子繁殖的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过密的苗,保留健壮的幼苗。当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进行定苗,株距为30-40厘米。
2中耕除草:在何首乌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根系。一般每年中耕除草3-4次。
3施肥管理:何首乌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肥料,除了在种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其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在幼苗期,可追施稀薄的人畜粪尿或尿素,每亩用量为5-1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在生长旺盛期,可追施复合肥或饼肥,每亩用量为15-20千克,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提高产量。在块根膨大期,可追施钾肥,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以促进块根膨大。
4浇水管理:何首乌喜湿润的环境,但怕积水。在生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