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寒,放凉后饮用易导致腹泻,最好温热饮用。
5孕期或哺乳期:目前尚不清楚蒲公英在孕期或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尽量避免使用。
6正在服用特定药物者:蒲公英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交互作用,如奎诺酮类抗生素、锂盐、肝脏会分解的药物、保钾利尿剂等,使用前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
2功效原理:蒲公英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主要与其性寒的性质以及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其抗菌消炎作用可能与其中的黄酮类、多糖等化合物有关;保肝利胆作用可能与蒲公英甾醇等成分有关;利尿通淋作用则与其能增加排尿量有关。但目前对于蒲公英的功效原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阐明。
《蒲公英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选地:选择光照充足、耕层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灌排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环境应符合gb -2018的要求。
2整地施肥:结合整地,每667㎡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均匀撒施,深翻25~30,整平耙细,作宽15的畦。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规定。
播种
1物种来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收载的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及其同属数种植物为物种来源。
2播期: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春季播种应覆地膜,夏季播种应适当遮阴。
3播种方式:播种宜在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进行。667㎡用种量05kg~10kg。宜采用条播方式,在畦内按行距30开1深的播种沟,将种子与5倍左右的细沙混匀播入沟内,覆土1使种子不外露为宜,播后压实。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播种后10d~15d出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1次间苗,株距5,间去弱小苗,留壮苗。经20d~30d生长后定苗,株距保持在10。
2中耕除草:齐苗后进行第1次浅锄,以后每10d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3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