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万物药用集 > 第24章 艾叶(3/5)
栽种后的苗期及植株生长过程中,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人工拔除,必要时在封行前应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生长期对菟丝子及可能混生的蒿类植物,要尽早人工拔除,具有地下根茎的应挖除挖尽根茎。收获2茬或3茬时,在前茬采割后5-6天内结合追施肥料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8-10厘米,及时运走或集中深埋除去的杂草。种植一年以上的地块,在每茬的苗期应及早进行人工除草。

    2施肥管理:移栽成活后,对长势不佳的局部地块,每667平方米可追施4-8千克尿素提苗,晴天按05的浓度叶面喷施;也可阴雨天撒施(雨水较大的天气忌施)。种植一年后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尚未出苗之前应进行追肥,追肥用量视土壤肥力情况而定,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混入腐质叶更佳)1000-2000千克,或每667平方米追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100千克左右;如收获2茬或3茬,每茬收割后,每667平方米及时追施1000千克左右腐熟的农家肥或100千克左右饼肥或商品有机肥,或追施三元复合肥(n:po:ko = 15:15:15)20-30千克。肥料施下后,用旋耕机翻入土地,旋耕深度8-10厘米。

    3水分管理:保持水沟、畦沟畅通,春季或其他季节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引起死苗;各茬艾收割后,应清除生长至沟内的根茎,维护沟道通畅。栽种后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生长;苗高20厘米以上之后,可少浇或不浇水,但遇干旱土壤干裂时应及时采取叶面喷灌或浅浸灌方式进行灌溉。种植2茬或3茬时,每茬艾收割后应视情及时灌溉,促进艾植株生长。

    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农药使用应参照gb\/t 8321(所有部分),符合ny\/t 1276的要求。

    2农业防治:大田移栽时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壮根茎或种苗。种植过程中,采取疏苗、雨天及时排水、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补施有机肥及适施磷钾肥等管理措施,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现病害植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采收后应及时清除残枝败叶并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