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何雨柱还会这手,拿着一张笔走龙蛇的方子。
趁着去同仁堂抓中药的空隙,易中海就把聋老太的病症、操作的手法及抓的药方。
找了一位童颜鹤发,留着一缕白胡子的老中医询问了起来。
虽然没见着病人,可光看这张君臣佐使、配伍严谨的方子。
老中医就敢断言,开这张方子的人医术水平低不了!
拎着几副中药,易中海边走边嘀咕:
嘿,怪不得都说本事越大的人脾气越大呢,自己不就是多问了几句。
就被老中医吹胡子瞪眼的挥手赶了出来,还说拿回去放心吃,死不了!
不过,柱子会医术这总归是好事儿,谁还没个头疼脑热发烧的时候。
有些急病去医院,总归是耽误时间。
有了柱子在,那就更保险了。
回到家,易中海就按照方子上写的,。
让一大妈用药锅,把抓好的一副中药,用文火把三碗水煎成一碗水。
边煎药,边和一大妈说起了,老中医对何雨柱医术的评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一大妈动起了心思,琢磨了半天,才和易中海说道。
“老易,柱子的水平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好,能不能能不能让柱子帮我瞧瞧?”
嗯?易中海摸着脑袋,皱着眉头。
这些年一大妈几乎把四九城的医院都看遍了,哪怕是民间的偏方也用了不少。
可就是肚子不见动静,这让他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毛病?
一来年轻时忙于工作腾不出空。
二来是为了维护他的自尊心。
这万一检查出来是他的毛病,让他如何面对老伴儿?
“还是算了吧,你都找不少医生看了不也没管用吗?而且柱子毕竟是小辈”
“小辈怎么了?要是真能让咱俩要上孩子,我给他立个生祠都行。都这么大岁数了,你要是拉不下老脸来,我去”
“行吧,那我一会儿让柱子来家里给看看”
是啊,半辈子都没孩子,老易家不能在自己这绝了后啊。
相比起面子,还是孩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