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大娘拍抚胸口道:“小玉,你在做什么?”
“胡婶,我昨日买了几片瓦回来补屋子。”
“一大早的至于吗?”
叶玉一边干活,一边道:“入夏了,天气热,活要在日头没升起前做完,否则会很晒。”
村民们正在建茅屋,这个点,叶玉眺望山下的村落,已经有人陆续早起搭茅顶。
胡大娘嘟囔着说几句,叶玉忙着补屋子听不清。
直到天光乍破,一轮红日从山尖探出。
叶玉这才从屋顶踩到墙头,一跃而下。
大家聚在一起吃大锅饭,胡大娘瞟了几眼叶玉,忍不住问:
“你是不是又要出去走江湖?”
今日的叶玉很殷勤,甚至有点反常,昨夜还一口气带回那么多东西……
叶玉哈哈笑着:“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胡婶。”
“这次要走多久?”
上一次,叶玉离开将近五个月,回来待不到两月,又要离开。
叶玉想了想,“我只去一个半月,最慢两个月就回来了。”
刘大娘估摸着时间,“刚好回来大家一起秋祭。”
春种秋收,长治有秋祭的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而丰收过后的秋祭时节也是敌人来劫掠的好时机。
那时,叶玉一定会回来跟大家一起抵御胡人与羌人。
她点点头:“放心吧,刘婶、胡婶,我会按时回来的。”
叶玉把文姑捐给长治的钱交给叶大郎,叫他抓紧时间建设土墙。
虽然钱不够,但能建多少就建多少。
要是那时候她还没回来,就进山伐木,大不了用木墙拼接。
叶大郎谨记在心,待崔久来了,再转告他。
叶玉匆匆收拾,离开长治。
约莫十日后,一辆马车停在一座峻宇雕墙的府邸前。
主顾家姓楚,按照妾契上的时间,等楚玲年满十七才能纳亲。
还剩半年时间,楚家这才敢放心让女儿去长安。
因那定契的梁崇受伤,梁家怕他无后,与他定亲的世家女又太小,只好急着催楚家送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