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的第二次暴风雨了!
对于经历过第一次了的淡水居民来说,抵御这样级别的暴风雨,已经有了很多经验,伤亡虽然不可避免,但是至少,像上一次那样出现数十人的伤亡的情形,并没有发生。
一直在港口外面海域游弋的船队,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都缩回了港口,当初选择这里建造港口,除了那些工匠的兢兢业业,钱无病的高瞻远瞩,也是大家都佩服的,淡水不仅仅建造出了一个足矣容纳数十艘海船的深水港,这港口两边的高山峭壁,更是为这个港口里所有的船只遮蔽着风风雨雨,这样得天独厚的港口,哪怕是在这建造港口的手艺上,浸淫了一辈子的工匠,他们也不敢拍着胸口说,在这东番,还能寻到另外一处和这里一样的地方。
坐在坚固的房屋里头,听着外面的风雨声,肚子饿了,用早就储备好的粮食,做一份精美的食物,米饭,面包,或者是透着甜香的粉条,吃不惯这味道的,还可以在这些食物中,撒上一点白糖,这是何等的享受。偶尔风雨声中,夹杂着人的大声喊叫,那是巡检司衙门的官差,在这样的天气里查看城里的近况,若有修建自己的屋子的家伙,在修建的时候偷懒了,这时候只怕屋顶都吹没了,这些官差,会将这些倒霉蛋,都带到城里西北角的赈济堂里去,那里可是一个大屋子,当初可是打算用来做议事堂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改作成了赈济堂,平日里空着当库房,这个时候,可就派上用场了。
一家人在一起,当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就算平日里头在外面有些犯忌讳的话,此时在屋子里说起来,也不担心外面有人听墙角。
娃娃们谈论的,自然是在学堂里,先生们教了一些什么东西,在淡水,这学堂办起来,所有到了发蒙年纪的孩童,都得入学,除了学费全免,这若是家里有孩子不让上学的,这大人们一旦被人举报,可是要到巡检司捱板子的,捱了板子不说,就是和人家做同样的工,这到手的工钱,也只有人家的一半。淡水城的居民的主体是郦人们,刚刚开始的时候,这郦人们有些抵触,不过巡检司也微微做了些让步,允许除了官办的学堂,这郦人们也可以兴办一定数量的私塾,这抵触的声音,慢慢的就变小了,到了后来,即便是郦人们自己开办了私塾,但是官办学堂不收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