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小的疏忽,一帆风顺的他,第一次在朱厚照的心里,留下了阴影,这阴影甚至到了后来,大到可以直接影响到他的前程。只不过此刻的他,浑然不知,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而已。
文书不是走的驿站加急,而是走的锦衣卫的信道。既然是走的锦衣卫的信道,内阁想对朱厚照瞒着此事,那无疑就是一个笑话了。朱厚照得到这告急文书的时间,并不比内阁迟多就,而且,他得到的文书,不仅仅是告急这点内容,四海船队自出海以来的经历,收益,都一一在钱无病给他的禀报当中,钱无病可是知道,或许,连朱厚照都不会怎么看重这从海上来的威胁,但是,朱厚照对于船队即将带回来的利润,肯定是会看重的。
朱厚照在等,等内阁主动提起此事。
对于九边,朱厚照花钱自然是如流水一般,丝毫没有舍不得的意思,短短大半年下去,足足一千多万两银子丢了下去,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但是内阁来说,陛下这般花银子,他们就有些肉疼了,以往每年,九边不过三两百万两,也可堪堪维持,陛下这一年拨下去的,足足顶得过以往三四年的了,这可怎么行。
当然,对于边疆稳固,这些银子拨下去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内阁不是看不到,但是,他们担心的不是这个,万事都怕成了定例,朝廷一年也不过三千万两不到的进项,这般花,又经得起几个花,而且,今年花了,明年不花,这让那些将军士卒们怎么想,这样的花法,谁受得了啊!
所以,对于这银子,几乎是每次充作军费的银子下拨,朱厚照都得和内阁较劲一番,总算是朱厚照也知道,这内阁是出于公心,而不是见不得他抄没了刘瑾之后有些穷人暴富的样子而劝谏,但是,次数多了,总归是有些腻味不是。
他就打算着,这一次,我让你们先提出来,然后我再顺手推舟,这些内阁总算不会说什么话了吧,你们心疼朝廷的银子,这是好事情,但是,朕的四海船队,这带回来的银子,可比咱们要花的银子多得多,这笔账,你们总会算吧!
他可没想到,钱无病将这些经历进项递给他,这是应有之义,钱无病又没有拿着内阁的薪饷,内阁也没有在四海船队有份子,他凭什么将这属于自己的“机密”的东西,还抄没一份给内阁,他吃饱了撑着,等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