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法阵形这东西,由来已久,据说黄帝伐蚩尤的那时候就有了。
不能考据的东西,当然信不得真,但是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这里的“陈”通“阵”),这可就就经得起考据的,这汉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征伐的历史,千百年来,从春秋战国,到如今的大明,这阵形一说,随着征伐倒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了。
无论是《太公兵法》、《吴子》、《孙子兵法》还是《尉缭子》、《孟德新书》、《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等兵书,凡是流传至今的兵书,没有哪一本,不谈及这阵法阵形的。同样的道理,一支完全不通阵形阵法的军队,其本质和一群拿着兵器的农民没多大区别。时至如今,阵形阵法成了几乎是每一个武人耳熟能详的东西,只要是朝廷的武官,哪一个还不能说出个“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什么的来?
阵法操练,也是治军的重要方法。通过操练,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他们熟悉各种旗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整体合力。阵法操练是将无规则之众训练成军队的有效途径。大明朝的军队,“五日一练,十日一操”!这操练的是什么,阵法而已!
无论那一种阵法阵形,其根本目的,就是更好的保护自己,杀伤敌人。
现在问题就来了!一群乌合之众凑起来的船队(这个哪怕钱无病不承认,这也是事实),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尚且还可以安然无恙,但是一旦遇上了风浪,袭击,这样的一支船队,还能保持着阵形,还能有统一的指挥吗?而且,在海上船队行驶,不比在这狭窄的长江中,海天一色,大海无边无际,这船队中各船的交通联络,该如何执行,在突发的变故中,也许一艘船失踪掉队那就是和沉没是一个意思!
所以,钱无病心里就盘算着,等到了淡水,船队无论如何,得要有个章程。谁前谁后,谁护卫谁联络,这都个有个规矩,而且,船队里的物资,除了货物,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自家人的准备安排的,他也要有个统筹,要不然,出现淡水足够一月,但是粮食只够三日这样的情况,在茫茫大海上,难道大家都下海捞鱼果腹么?
不知不觉中,钱无病已经习惯从一个统帅的位置上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