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没有等到第二天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钱无病还在梦乡中,苏卷云就带着其他三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中年人,前来拜会“吴千户”了。看他们一脸的憔悴和眼中的血丝,就可以看得出,他们昨天晚上,只怕是一会儿功夫都没闭眼。
昨天晚上回去的苏卷云,可是直接就找到了汪小寒和蒋志清,尽管他们分别,还不到两个时辰,只不过,这一次见面,他连寒暄都没有,直接就问起汪蒋两家和四海楼之间的交易来。
汪小寒和蒋志清,本来就是得了吩咐要将这其中的利弊一一分析给对方听的,只不过,先前没有机会开口罢了,此刻见到他重新回头,那是正和他们的心意,当下一五一十的将其中的内情说了出来,这一番话说下来,只听得苏卷云,一愣一愣的,早知道对方并不是要赶尽杀绝,不是想独霸这海贸,他们在这么忙活个什么劲
朝廷监管,这条件看起来苛刻,但是,同时也是带来了秩序,虽然他们失去了话语权,但是未必这赚的银子就少了。而且,有了朝廷撑腰,他们这些在海外的商人,说话声音也能大一些,当然,更重要的是,以往不能去的地方,眼下,更远的地方,他们也敢琢磨了。
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如果连这样的条件都拒绝,那他们真有可能就是第二个徐家了,徐家之所以被拿下,除了他们点子背,运气不好,只怕也是这对四海楼上蹿下跳最积极的一个,人家拿他们开刀,杀鸡骇猴,这就无可厚非了。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人家真的要找茬,哪里会找不到茬子,大家屁股下面干净不干净,心里都是有数的。
昔日沈百万如何,太祖时候,他一个沈家,只怕就能抵得上眼下七家了,太祖要劳军,他颠颠的送上银子,太祖要修葺南京城,他自告奋勇承担一半的银子,这样的家财,这样的声势,朝廷一纸命令,沈家不是说破败也就破败了吗?
有了这个认识,苏卷云带着汪小寒和蒋志清,回到其他几家等候他消息的所在,这一次倒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几大豪族的主事人聚头了,可惜,这一次,他们商量的不是如何给四海楼添堵,商量的却是如何不失脸面却又接受四海楼的条件。
结果自然不必说,一大清早,他们就出现在了这里,就已经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