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羽翼大明 > 第三三四章 关于运河 关于漕帮(1/4)
    大明天子自从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不得不说,这对于整个大明的统治还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但是,随着北京的繁华,人口的增多,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以北京附近粮食的产能,完全不能供应庞大的军队和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

    这里不是富庶的江南,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将南边的粮食调运到北边来,感谢隋朝两位帝王对大运河的扩修和贯通,感谢大唐盛世历代君主的疏浚,就连短命的元朝帝王,也得送上一句感谢,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断维护和翻修,大明朝富庶的江南产出的粮食,可以毫无阻碍的直接通过船只运到北京。

    而这南粮北调,就称之为漕运。

    了解了漕运的由来,再回过来看漕帮,就很清楚这是一群什么人了。漕运由官府领头,但是官府的这些大老爷们,当然不会自己光着膀子去开船,去拉纤,去押运,真正卖力气,还是这运河上下数十万船上人家和那些基层的押运武官。

    老爷们下了命令,他们可不管你们怎么把漕粮运到,反正办差了,误了期限,那肯定是要治罪的。

    但是,这差事是那么好办的吗?

    各处码头上的地头蛇,税课局,巡检司,这些都是伸着巴掌要钱的家伙,若是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这百般刁难就来了,这些真正运输漕粮的人怎么办?

    每到一地,这上船下船需要的夫役,虽然大家都是穷苦人家,但是,能够多赚一点银子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消极怠工,借故耽误时日,这个时候,这些真正运输漕粮的人怎么办?

    更有在运河上走的各种官船,比如矿船什么的,在运河上横冲直撞惯了的,被他们擦上一擦,装粮食的船怎么比得过装石头的船稳当,这船沉了,算谁的?至于那些官员上任,办差乘坐的船只,更是碰到碰不得,这见船就得让,误了期限,又算谁的。

    更有可恶的水师,仗着是朝廷的船只,可从来没有把这些粮船放在眼里,有了磕绊,你能和他们讲道理吗?

    在这种情况下,漕帮应运而生,船工们充分了解了这如果不抱成团的话,哪怕是依靠着这繁华的运河,他们也迟早没饭吃的道理。到大明正德年间,漕帮的正式帮众已经是数以万计了,而运河两岸,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