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期节目,3亿8000万!”
这是昨天广告拍卖会的成果。
这个数额,已经和那些收视率排前几的综艺节目的广告费,差不了多少。
不管放在哪家电视台,都是拿的出手的巨额广告费。
3亿8000万除50,一期节目的广告费,正常760万起步,以收视率百分之10作为分界点。
如果收视率超过百分之10,每提升百分之一,广告费相应提升百分之10。
收视率达到百分之15,单期节目的广告费,将会超过1000万。
但收视率若是低于百分之10,每低百分之1,广告费也会相应减少百分之10。
这是对赌协议,只是没有通常的对赌协议那样,输和赢的结果,相差巨大。
其实还有更稳当的方式,可以和广告商签保底协议。
这种协议的广告费,几乎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大变化,广告费也会偏低。
广告商也不是傻子,哪可能让你既要又要,便宜全让你占去。
不过,胜在旱涝保收,在协议到期之前,不愁没钱收,除非广告商毁约,毁约了也要赔违约金,怎么都不亏。
大多数综艺节目在开播前的广告招标会,签的都是这种协议。
但《runngan》之前那种情况,哪有广告商愿意投钱。
所以林一凡和闽江电视台,直接跳过了节目开播前的招商流程,没开广告招标会,直接开播第一期节目。
打算等节目的收视率起来后,再开广告招标会。
没想到《runngan》一下子爆火,重播的收视率比首播还高。
现在还和广告商签保底协议,那是脑子有病。
流程直接跳到了其它大火综艺节目,第一轮广告商合作时间到了后,再次招标竞拍时,签收视率对赌协议的时候。
广告商竞拍时喊出的价格,只是底价。
一般只有极度有自信,认为节目一定能火的节目组,才敢这么干。
《runngan》虽说是被逼无奈,也算是歪打正着,拿到了一个好的结果。
……
“素达,闽江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