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并不在意黄美娘的死活,但是他在意李家的面子。
现在李家在京城里面已经被人瞧不起了,要是李桓再斩了黄美娘,那任何人都会到李家头上踩上一脚。
马上就磕头说道:“皇上,穆将军率领将士在前线厮杀,没有他们,微臣又哪能享受现在的和平,微臣愿意捐出40万两白银。”
对于李牧的这个举动,李桓挺无奈的,但是也只能接受下来,以后有了机会再继续暗示。
“李部长做得非常好,我大楚国如果人人都能像李部长这样,那么我们大楚国兴盛指日可待。”
李桓毫不吝惜大肆夸赞,随后又让赵忠拿来那些金银铜牌,给这些老狐狸又发了下去。
和上次一样,李牧捐献的银两最多,又成了第1个被表彰的,对于这个殊荣,李牧是又无奈又高兴。
两三天都没用,康德和孙静李牧这些老狐狸,就全都乖乖献出了银两。李桓非常清楚,这些老家伙并不是没有钱,都是他妈在哭穷。
科举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一连四五天,李桓都在京城里到处溜达,他还是微服私访,溜达的地方也主要是在各个考场。
这个时候,李桓才知道,原来大楚国的这些学生们考科举,需要一直待在考试的地方,就算是晚上睡觉也不能出来,一直要等全部考完才能出来。
“这是什么破规矩,太特么违反人性了!”李桓挺不爽的,决定下一步改革这个科举的考试时间。
除了查看传统的文章科举之外,李桓也去查看了那些新设的科举科目,这些地方相对来说就热闹的多了,武举科目那就不用说了,老百姓都能站在外面观看。
李桓也挤进人堆里观看,只见武举生们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好不热闹,除了这些,还有举重的项目,不过和李桓穿越之前不同的是,武举生们举的是石锁。
小小的石锁看起来个头不大,但实际上非常的重,最重的那枚只有300斤,而且这还是单手举,所有的考生没有一个能够举得起来的。
此外,李桓还去看了工匠科举考试,和武举考试一样,工匠科举考试也能围观。
匠人们做什么的都有,主要还是打铁的,打铁不光能打造兵器,还能打造日常用具,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