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周卫国知道,刘文锋说的这些,全都是事实。
他去泊林留过学,明白现代化战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淞沪之战,他很清楚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淞沪靠海,鬼子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怎么可能打得过?
别说是龙国军队的陆军了,就算是德军、苏军、镁军的陆军部队来,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照样打不过。
即将展开的金陵保卫战,同样需要面对之前一样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制空权。
鬼子上千架飞机配合步兵进攻,别说是几十万国军了,就是上百万国军放在这里,也纯粹就是去送,顶多也就多坚持那么几天而已。
多坚持几天,该输还是输,结果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当刘文锋说出这些来,周卫国才明白,原来他们将要面对的,已经是一个死局了。
随后,周卫国并未回答刘文锋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既然你都已经如此认定了,为何……你还会来?”
刘文锋无奈的道:“我也不想来呀,可有的时候,即便是知道打不过,也得来打才行。”
“虽然愚蠢,但却又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周卫国又问道:“既然你已经这么想了,为何还要对我说这些。”
刘文锋严肃了起来,认真的说道:“为了你!卫国,我这个人朋友也不多,你算一个。”
“我不希望你死在金陵,我希望你能活着。”
“我说这番话,就是想要告诉你,别死撑,该撤就撤。”
“仗打完了,部队打光了,但只要你活着,对我来说就是幸事。”
“此战之后,你要接着跟着国军干也好,不想跟着国军干也好。”
“总之,我的351旅,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
“你是出色的装甲科学员,你不该只是一个步兵团团长,懂我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