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精致。招牌是一块古朴的匾额,“聚古斋”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散发着浓厚的古韵。
艾时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开了店门。店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字画,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有栩栩如生的花鸟画,还有古朴典雅的书法作品。地上摆放着几个高大的木质展柜,里面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玩。有造型精美的陶瓷器,温润细腻的玉器,古朴厚重的青铜器,还有工艺精湛的木雕。每一件古玩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历史。
店老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身材清瘦,穿着一件黑色的中式长袍,头戴一顶黑色的瓜皮帽,显得十分儒雅。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十分锐利,仿佛能看穿一切。看到艾时进来,老板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迎上前来说道:“这位先生,欢迎光临小店,不知您是想买些什么,还是有什么宝贝要出手?”
艾时四处打量了一下,用行话说:“老板牙口咋样?”
老板笑着回答道:“那需要看看东西合不合胃口,合胃口的话我多硬我都咬得动。”
艾时笑着从挎包里拿出乌金釉撇口建盏说:“这个你咬得动不”?老板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连忙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放在桌子上仔细端详。他拿起一盏放大镜,从建盏的口沿、腹部、底部,再到釉色、纹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轻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专注。
端详过后,老板眯着眼睛斜视着艾时说:“一共有多少这个?”
艾时说:“就这一个,你能给多少报个价给我。”
老板说:“东西倒是不错。”然后并没有出价,而是对艾时说:“这物件哪里来的?”
艾时说:“不问哪来的,不问多少钱来的,不问卖给谁了,这是行业里的规矩。”
老板一听艾时懂规矩,顿时就变了语气说:“既然小兄弟这么懂规矩,那我就出个高于市场价的价格2000块钱。你这种东西平时我收也就是1500块钱。”
艾时拿回乌金釉撇口建盏放进挎包说:“那行吧,我再考虑一下吧。”艾时转身往外走,老板见艾时要走,急忙喊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