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344章 祀圜丘乐章之七《凯安》(2/3)
触,通过对自然异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局势的动荡不安。“酆郊赤乌见”,酆京,这座古老都城的郊外,本应是一片宁静祥和,然而红色乌鸦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在古代,赤乌被视为不祥之兆,它的现身,仿佛是灾祸与战乱的预警,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陷入更深的苦难。“邙山黑云上”,邙山,那片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土地,此刻被乌云重重笼罩,黑压压的云层仿佛是命运的阴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乌云,不仅遮蔽了阳光,更预示着风雨欲来的紧张局势,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压抑与绝望。

    第三联:“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

    诗至此处,笔锋一转,描绘出一位贤明治理者的登场。“大赉下周车”,治理者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于是乘上周车,将浩荡的恩泽播撒至四方。这份大规模的赏赐与恩惠,犹如久旱逢甘霖,滋润着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心田,成为安抚民心、稳定局势的关键举措。“禁暴开殷网”,治理者果断出手,禁止暴行,以雷霆手段肃清社会的黑暗势力。同时,他又心怀仁爱,施行人道,如同开启了一张宽大包容的“殷网”,给予犯错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让百姓在安定的环境中得以休养生息。这两句诗,生动展现了治理者的智慧与仁爱,犹如黑暗中的曙光,为国家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第四联:“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尾联以满腔热忱的祈愿,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推向高潮。“幽明同叶赞”,无论是阳间的黎民百姓,还是冥间的神灵鬼怪,都齐心协力,共同赞美与支持国家的治理与发展。这一意象深刻体现了全民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与衷心拥护,象征着国家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鼎祚齐天壤”,诗人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希望国家的福运、国运能够与天地同寿,与山川共荣。这不仅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期许,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宏大愿景,展现出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无限向往与坚定信念。

    整体赏析

    《凯安》无疑是一首饱含历史厚重感与强烈责任感的经典之作。它以五言律诗严谨的结构、工整的对仗,将历史兴衰的宏大叙事与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巧妙融合,语言古朴典雅,内涵深邃丰富。每一个字词都仿佛是历史的烙印,承载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