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太后徐氏诗之一
成都徐耕,生二女,皆有国色。能为诗,蜀王建纳之。姊为贤妃,娣为淑妃。王衍即位,册贤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咸康元年,衍奉太后太妃同祷青城山,凡游历之处,各赋诗刻于石,共十六首。
丈人观早与元妃慕至化一作玄,同跻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一作此日亲来洞里天。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一作祝升平万万年。
仙山祈愿,情思交织:《青城山祷》赏析
《青城山祷》是蜀太后徐氏创作的一首饱含深厚情感与丰富意象的诗篇,以其细腻笔触和宏大格局,将青城山的神秘韵致、道家的超凡意境与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融为一体,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意境深远的文学画卷。
逐联赏析
首联:仙山之游,向往已久
“丈人观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
诗歌开篇便点明此次游历的地点为丈人观,这是青城山久负盛名的道观,承载着浓厚的道家底蕴。人物则是蜀太后徐氏与其姐姐贤妃(元妃)。一个“慕”字,直抵人心,将她们对道家至理与超凡境界的向往展露无遗 。二人携手攀登青城山,一心探寻真仙的踪迹。此联奠定了全诗寻仙问道的基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神秘仙山世界的大门,引领读者踏入这片充满传奇色彩与神圣气息的天地。
颔联:仙境初现,时空转换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诗人在这一联中巧妙地运用时间对比,“当时”代表着过去长久以来对仙境的憧憬与深信不疑,“今日”则是梦想成真,亲身踏入这片神秘境地之时。“壶中景”与“洞里天”皆是道家极具代表性的意象,象征着超脱尘世、清净自在的仙境。诗人借由生动的比喻与奇妙的联想,将青城山的绝美风光与道家仙境紧密相连,让人仿若跨越时空界限,步入一个空灵缥缈、如梦似幻的仙境,感受着那股超凡脱俗的气息。
颈联:仙山盛景,视听盛宴
“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这一联从视觉与听觉两个维度,为读者呈现出仙山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