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319章 后主衍诗之二《题剑门》(1/3)
    后主衍诗之二

    题剑门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题剑门》出自后主孟衍之手,这是一首蕴含着丰富情感与深刻思考的诗作。诗人凭借细腻笔触与独特视角,生动勾勒出剑门关雄伟险峻的风貌,在抒发对江山由衷赞美的同时,也将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融入其中,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回味无穷。下面,让我们深入剖析这首诗的逐联精妙之处,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整体赏析。

    首联: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

    含义:画面伊始,诗人骑在马上,手中轻挽缰绳,以一种舒缓而沉稳的姿态,缓缓越过剑门关那巍峨耸立的双剑峰。马蹄轻点,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踏在高低不平的石棱之上,每一步前行都似乎在与剑门关的险峻地势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赏析:“缓辔”一词,宛如一个特写镜头,精准捕捉到诗人此刻的神态与动作。他的从容不迫,并非源于轻松惬意,恰恰相反,这是对剑门关险峻道路的谨慎应对。在这看似悠然的举止背后,实则隐藏着对路况的高度警惕,暗示着剑门关道路崎岖难行,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逾双剑”则清晰点明诗人的行踪轨迹,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正置身于剑门关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险要之地。而“行行蹑石棱”进一步细化了行走的动作与环境。“蹑”字极为传神,生动展现出诗人在行走时的小心翼翼,仿佛能听到马蹄轻触石棱时发出的细微声响。通过这一系列描写,剑门关的险要地势被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其道路的崎岖与艰难,也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情感基调。

    颔联: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含义:剑门关在诗人眼中,宛如一道高耸入云的壁垒,其高度仿佛可达千寻之遥。这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了千秋万代的依靠,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与厚重的战略意义。

    赏析:此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千寻”一词,极力渲染剑门关壁垒之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在古代,“寻”是一种长度单位,“千寻”则是一个夸张的虚数,用来形容极高极远,让剑门关的雄伟壮观形象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