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304章 后主煜诗之七《悼诗》(1/2)
    后主煜诗之七

    悼诗

    仲宣卒,后主哀甚。然恐重伤昭惠,常默坐饮泣而已。因为诗以写志。吟咏数四,左右为之泣下。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泪浸悼亡诗,李煜舐犊情殇

    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生命中,丧子之痛无疑是最为沉重的打击之一。他为儿子仲宣所作的《悼诗》,宛如一阕浸满泪水的悲歌,在岁月的长河中回荡着无尽的哀伤。这首诗以质朴而真挚的语言,将李煜对儿子的深切思念、自身的孤独悲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无助,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字里行间皆是一个父亲的深情与心碎。

    开篇直抒:沉痛思念,孤怀自嗟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诗歌开篇,李煜便以一种直抵人心的方式,宣泄着内心深处对儿子仲宣的无尽思念。“永念”二字,简洁有力,却饱含着他对儿子绵绵不绝、深入骨髓的想念,这份思念如同深深扎根于心底的藤蔓,缠绕着他的每一丝思绪,难以消解。“孤怀痛自嗟”,一个“孤”字,将他失去儿子后的孤独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无人能理解他的痛苦,只能独自哀伤叹息。这种直接而真挚的情感抒发,瞬间抓住读者的心,让人深切感受到一位父亲在失去至亲后的极度哀伤,仿佛能看到李煜在深夜中独自垂泪、黯然神伤的身影。

    景情交融:秋雨愁绪,病苦难捱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李煜将笔触转向自然景物,借助秋雨和寂寞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内心的愁绪。深秋时节,本就带着几分凄凉与萧瑟,而绵绵不绝的秋雨,如丝如缕,淅淅沥沥,仿佛是上天也在为他的悲痛而哭泣。雨幕笼罩下,周围的一切都沉浸在寂静之中,这份寂静,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让他的孤独感愈发强烈。而内心的愁苦,如同催化剂一般,引发了身体病痛的加剧。秋雨的凄冷、秋意的寂寞与他内心的哀伤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哀愁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能与他一同置身于那个秋雨绵绵的深秋,感受着他身心的双重折磨。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