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煜诗之三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病愈后的心灵自白:李煜《病起题山舍壁》赏析
在南唐后主李煜的诗歌创作中,《病起题山舍壁》是一首别具一格的作品。它诞生于李煜病愈之后,宛如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探他在历经病痛折磨后,对生活、生命和世俗的全新感悟,字里行间满溢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厌弃,文风质朴却情感深沉。
开篇:闲适生活初绽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诗的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刚刚建成的山舍,带着崭新的气息,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李煜,这位饱经沧桑的诗人,在病体逐渐康复的时刻,踏入了这片宁静之所。他拄着藜杖,身着朴素的巾褐,漫步在山舍之中。“杖藜巾褐”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装扮,更象征着他远离尘世喧嚣、回归本真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远离了宫廷的纷争与繁华,在这山舍的宁静氛围里,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闲适与满足。这种闲适,并非是无所事事的慵懒,而是心灵得到慰藉后的平静与愉悦,为全诗奠定了悠然自得的基调。
景语情语交融:自然中的宁静与温暖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诗人将笔触深入到山舍的内部与周边环境。室内,炉中燃起的小火,跳跃的火苗逐渐驱散了寒意,让整个屋子弥漫着温暖的气息。这温暖,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象征着李煜在历经病痛和尘世纷扰后,终于寻得了内心的安宁。室外,沟渠中引入的新流之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几曲流水声,打破了山间的寂静,却又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宛如一首轻柔的自然乐章。李煜对这些细节的描写,细腻入微,展现出他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深深热爱。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细心品味,炉火的温暖与流水的声响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他闲适的心境。
精神追求:探寻生命的真谛
“暂约彭涓安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