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245章 徐贤妃《进太宗》(1/2)
    徐贤妃诗之五

    诗中巧意解君怒,才情尽显化危机——徐惠《进太宗》赏析

    进太宗《纪事》云:长安崇圣寺有贤妃妆殿,太宗曾召妃,久不至,怒之,因进是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宫廷之内的人际交往充满着微妙与复杂。徐惠的《进太宗》这首五言绝句,便诞生于一个颇为特殊的情境之下。当时,唐太宗召见徐惠,然而她却迟迟未到。这首诗正是徐惠化解此次潜在危机的智慧结晶。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用典,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既优雅自信又充满智慧的形象,语言简洁明快却意蕴深远,笔调活泼而不失端庄,不仅成功化解了唐太宗的怒气,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徐惠非凡的才情与过人的智慧 。

    首联:晨起梳妆,优雅踌躇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诗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清晨场景。佳人迎着朝阳,轻盈地来到镜台之前,开始了一天的梳妆。虽然诗中没有对梳妆的具体过程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但仅仅“临镜台”三个字,便足以让我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佳人对镜梳妆的优雅画面。她或许轻施粉黛,或许精心梳理发髻,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女性特有的温柔与细腻。而“妆罢暂裴回”一句,则将佳人妆成后的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裴回”,即徘徊之意,佳人在精心梳妆完毕后,并没有立刻起身前往见驾,而是在原地短暂地徘徊犹豫。这一细微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佳人此时内心的纠结与思考。她或许在思考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君王,或许在权衡此次召见的意义,又或许是故意借此表达自己的态度。这种犹豫不决的状态,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更为下文的反问埋下了巧妙的伏笔,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

    尾联:用典反问,机智护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尾联中,徐惠巧妙地运用了“千金一笑”的典故。传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亡国。这个典故强调了美人一笑的珍贵与难得,背后更蕴含着女性对自身价值的珍视。徐惠以这个典故为切入点,反问唐太宗:美人的一笑价值千金,岂是一次召见就能轻易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