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243章 徐贤妃《秋风函谷应诏》(2/2)
了几分凄迷与神秘的色彩。这一句诗,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入微的刻画,又巧妙地将坚韧与柔和两种特质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函谷关的雄伟险峻,更暗示了诗人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仿佛诗人在这壮阔的山河面前,既有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又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索 。

    颈联:愁云惨日,渲染悲壮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颈联笔锋一转,开始着力渲染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低垂的云层,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愁,沉沉地笼罩着广阔的低谷。“愁”字的运用,赋予了低云以人的情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哀伤的气息。而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照在那雄伟的重关之上,却显得格外惨淡。“惨”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伤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一抹残阳中蕴含的无奈与悲凉。这种景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感,更暗示了诗人对征途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或许在诗人心中,此次征高丽的征途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眼前这惨淡的景象,正是她内心不安的映射 。

    尾联:紫气东来,升华意境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诗的结尾,徐惠巧妙地运用了老子过关的典故。传说中,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有紫气东来,象征着圣人的降临。在这里,诗人将唐太宗比作圣人,暗示着他的回还。这一典故的运用,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色彩,更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诗人以这种巧妙的方式,表达了对君王的赞美与歌颂,同时也蕴含着她对国家安定、君主圣明的深切期望。在雄浑的气势中,这首诗又融入了深厚的情感与寓意,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磅礴大气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和君王的拳拳之心 。

    徐惠的《秋风函谷应诏》,是一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的佳作。它以雄浑的笔触描绘秋景,用贴切的典故抒发情怀,在应制诗的框架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徐惠以女子之身,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诗篇,实在令人赞叹。这首诗不仅是对函谷关秋景的颂歌,更是对国家、对君王的深情期许,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份雄浑与深沉 。